[笨人喫鹽] 佛教百諭經之一
從前有一個笨人, 到朋友家裏去作客, 主人留他喫飯, 他嫌菜沒有味道, 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鹽, 他喫起來味道就覺得很好了. 笨人心裏想: [菜的味道好是從鹽中得來, 不多的鹽就這樣好喫, 那麽多喫些鹽, 味道一定格外好了.] 這樣想了以後, 笨人就向主人索取了一杯鹽, 一口吞進嘴裏去, 不料鹹得命, 就急忙把鹽從嘴裏吐出來.
資料來源 :香海正覺蓮社網站, 遊化人間故事篇 http://www.buddhist-hhckla.com/tour.html/
這是佛教百諭經中的故事, 此故事比喻 : 修行人適當地節量飲食*1, 少欲知足, 是對於身體和修行都有好處的; 佛陀在世的時候, 當時有一些外道, 矯枉過正, 索性提倡不進食, 認為這樣就可以得道, 因此有斷食七天或十五天的, 結果影響身體, 因餓而死, 對修行一點兒沒有益處, 這是錯誤的. 那種作法和笨人喫鹽一樣, 是可笑而愚蠢的舉動.
註解 : 節量飯食*1 – 佛陀制度比丘每日食一餐, 過了中午不進食, 只飲漿水, 為要人少欲知足, 看輕皮囊, 使心心在道. 當然亦有一些大成就者, 他們在修行時達至不眠不休, 不食不喝, 就如虛雲老和尚一個禪定已是三日三夜. 但這一些都是根據行者的根器與因綠, 循序漸進依法修行, 才可以獲得真正的成就.
學習每一件新的事物時, 都應該先暸解其宗旨, 繼而循序漸進才能融會貫通得心應手. 做人處世, 學佛修行亦無分別; 如果只是斷章取義, 囫圇吞棗, 終不可得, 就如[笨人喫鹽]不是味兒. 學佛修行的目的應是為了放下執著, 捨棄這個軀殼的喜樂, 穫得真正的解脫, 達到[自利利他]的究竟境界.
佛家修行注重發心, 菩提心是佛弟子不可缺少的. 菩提心是建基於[四無量心]上, 所謂[四無量心]就是[慈悲喜捨]的行為, 透過認識及實踐這四種行為將我們的心量擴展至無限的心念, 把[自利利他]的心態擴張, 繼而使我們的心境得到真正的安樂, 和平, 自在及歡喜.
[慈悲喜捨]的意義 :
[慈]是予眾生樂, 就是令一切的眾生都能夠從我們的服務, 工作和施予中得到快樂. 佛家重視「無緣大慈」就是眾生雖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, 但我們仍然一視同仁,不論親疏地, 同等令他們快樂. 套用現代概念來說, 就是不論親疏遠近我們都應該付與[關懷]和[愛護].
[悲]是拔眾生苦, 也就是幫助眾生去除各種各樣的痛苦. 佛家倡導「同體大悲」, 即我們要對一切眾生的痛苦, 感同身受, 迫切地想方設法盡速去除. 套用現代概念來說, 就是對週邊的人與事都應具備[同情]及[悲憫]心.
[喜]是隨喜和歡喜, 所謂[隨喜]就是見他人得到好處, 亦如同自己獲得一樣, 心生歡喜, 真誠地為他人高興. 當看見他人行善, 會誠心讚許, 心懷喜悅, 與有榮焉, 不應心存疾妒, 這是無私精神的體現. 至於歡喜是指常懷歡喜心, 從實踐中得到安樂, 高高興興地去服務眾生, 也令眾生歡喜, 能夠如實做到[獨樂樂不如眾樂樂]. 套用現代概念來說, 就是看見別人得樂時應有[歡喜]的共鳴與[贊助]別人獲得歡喜的心態.
[捨]是等捨和放捨, 等捨是平等無執, 對眾生不起分別, 一視同仁. 而放捨則是放下自己的貢高我慢(即一種以自我為中心,高高在上的態度.), 不會事事以自己為先, 以自己為中心而漠視旁人的感受; 繼而願意放低身份尊嚴為眾生服務. 套用現代概念來說, 就是視一切人[平等]並能共他們一起[分享]自己擁有的.
概括而言, [慈悲喜捨]是一份可以放下自我執著的偉大無私大愛, 就如父母對子女的愛護及關懷般, 不求回服, 毫無目的地去關心, 憐憫, 贊助他們, 亦願意與他們無條件分享一切. 如果每個人在世上都能將父母對子女的愛擴展出去, 減少用自我為中心, 以平等無私的態度來服務社會, 相信孔夫子的[大同世界]會實現於今日, 而這也是佛家所希望建立的[人間淨土]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