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8月 01, 2012
玉蘭花
星期二, 4月 03, 2012
茱萸
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唐-王維
獨在異鄉為異客,
每逢佳節倍思親。
遙知兄弟登高處,
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茱萸,又名「越椒」、「艾子」,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,具備殺蟲消毒、逐寒祛風的功能。木本茱萸有吳茱萸、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,都是著名的中藥。按中國古人的習慣,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,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(古時稱「茱萸囊」),以示對親朋好友的懷念。
古人把茱萸作為祭祀、佩飾、藥用、避邪之物,形成茱萸風俗。晉代葛洪《西京雜記》中就記載,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人於每年九月九日,頭插茱萸,飲菊花酒,食蓬餌,出遊歡宴。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,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。《荊楚歲時記》載楚俗九月九日飲菊花酒。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時,秋高氣爽,正是茱萸成熟之時,茱萸被認為能祛病驅邪,所以古人或頭插茱萸枝,或臂佩茱萸囊,登高遊興,並把重陽節稱為登高節、茱萸節、茱萸會。直至民國時期,一些文人秋季聚會請貼的常用款式為:「×月×日,登高萸觴,候光。」到民國以後,茱萸風俗逐漸衰退。
茱萸峰位於中國河南焦作的世界地質公園雲台山景區,形似茱萸。每逢農曆九月季節,秋高氣爽,山上野生茱萸茂盛,佩帶茱萸,登高以健身、望遠、懷念。登上茱萸峰,喝杯懷菊花茶或懷菊花酒,頓覺神清氣爽。登高遠足、喝菊花茶/酒、插茱萸都具有驅病消災、健身長壽的意義。
資料節錄自維基百科
星期六, 3月 31, 2012
隨筆-2
半生混沌娑婆夢
磋跎歲月參不通
無明蜷伏自作蛹
何日破繭觀自空
2012.03.29(壬辰年初春於香港)
初春三月煙雨濛
斷鷂廿載各西東
忽見遠方飛鴻至
竟是當年賦惱公
2012.03.31(壬辰年初春於香港)
舉杯邀君聚
初春三月, 陰霾香港, 暗灰的天氣使人渾身無勁, 煩亂的新聞將人帶進不安, 這份皆沉悶又煩躁的心情總是揮之不去, 陰沉灰暗充斥了整個空間, [身][心]都快要被淹沒了.......
一段留言, 一個電話, 網絡世界讓沉睡的我蘇醒過來.... 輾轉廿年, 重遇故人, 那管這是個刻意的安排, 還是個不經意的巧合而已!!?? 這是一件使人興奮的事, 故人事業和家庭兩得開, 閒來還耍拳修氣, 舞文弄墨, 不亦樂乎....
人生怱怱, 寒暑易過; 一晃廿年, 幾個廿年, 一生就過. 前半生已在營營役役中溜走了, 終日活在[忙]與[忘]之間, 昔日往事,早已忘掉七八. 佛家常云:[諸法因緣生, 亦從因緣滅] 世間萬法, 因緣聚散; 緣聚緣散, 始於業力. 步入餘年唯一可做的就是抓緊當下, 惜緣積福 ….
窗外透入了一綫溫暖的陽光, 几上散放著洋參茶的幽香; 遙望對長空, 舉杯邀君聚, 且將天下事, 盡在笑談中 ……
未知賦公此刻憶念誰???